机械设备维修应做好哪些安全措施
禁止带电拆卸自动化控制设备,如PLC模块、在线仪表、气动阀的线路板等,以免损坏电子元器件。禁止在设备未停止的时候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。
任何机械设备在拆卸前必须切断电源,并挂上“正在修理”的标记牌,以免发生工伤事故。如果在机械设备下面工作,则应在修理的设备上挂上“正在修理,切勿转动机器”的牌子。修理带车轮的机械,应用三角铁塞住车轮,防止滚动。用千斤顶顶升时,千斤顶应放平稳。
设备检修前,除确认设备断电、专人监护后,应清除机械上方和内部的垃圾、废物、高温物体等,防止维修过程中掉落伤人;清除下方积水、拆除密闭装置,保证维修作业点空气畅通无有害气体聚集或形成有害气体。
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,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,无论是日常工作、临时任务还是应急抢险,都不应简化作业程序或降低作业标准,严禁违章作业。 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其他防护用品,如在潮湿环境或露天作业时,应穿绝缘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。同时,禁止穿着高跟鞋。
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各应做好哪些相应安全措施
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,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,无论是日常工作、临时任务还是应急抢险,都不应简化作业程序或降低作业标准,严禁违章作业。 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其他防护用品,如在潮湿环境或露天作业时,应穿绝缘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。同时,禁止穿着高跟鞋。
维修设备时应关闭电源、管路截门,并挂警示牌。 注意排查维修现场安全隐患。(如动火时,易燃、易爆 物品的清理) 自检人员劳保穿戴齐全且规范,登高作业时必须戴安 全带(检查安全带是否安全可靠),工具要有防坠措施。
电动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部分,应确保运转良好,安全防护装置能起到保护作用。设备运行时严禁手摸,以及用其他物体进行接触;运转设备周围不得有闲杂人员及杂物。机械的走行部位必须安装安全罩方可使用,启动机械前,应清除机械内部杂物,检查各部件有无异常,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。
检修维修时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有哪些
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。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。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、维修,保持良好运行状态。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,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。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,严禁违章作业。
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: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。机械断电后,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。机械检修完毕,试运转前,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,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。检修试车时,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。
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: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,安全防护措施齐全,机械设备有生产许可证、出厂合格证。机械设备安装后应按规定办理安装验收手续,报相关部门检测,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。作业人员经过培训上岗,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证上岗。
转动机械检修必须拆装轴套、对轮和叶轮时,如必须使用气焊加热,应做好防止灼烫伤的措施。所有转动机械检修后的试运行操作,均由运行值班人员依据检修工作负责人的要求进行。转动机械检修完毕后,工作负责人应盘点人员和工具,确认无人或工具留在机械内部后,方可关孔门。
确保机械设备和工具在投入使用前状态良好,安全防护措施完备,且具备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。 安装完毕的机械设备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,并向相关部门报送检测,待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。 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,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上岗,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。
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:操作规程的严格遵守 机械操作必须按照既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。这些规程涵盖了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、日常检查流程以及维护要求。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,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这些规程。在操作机械设备时,任何忽视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增加事故风险。